想起一句广告词:如丝般顺滑。
1、清晰
120帧版本时,你能看清演员面部的每一处细节,不光有毛孔、黑眼圈和青春痘等等皮肤“瑕疵”,还各种细微的面部表情。
比如演员在情绪激动时下颌处的肌肉抖动,额头上暴起的青筋,或者是眼神的转动。
有一场比利林恩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戏,中景镜头里两次出现非常小的苍蝇飞过,普通版本就很难看清楚。
2、变慢
从24帧一下子提高到120帧,也有观众感觉影片里人物的动作似乎变”慢“了,无论是走路、握手甚至流泪都比普通版稍微慢一点。
黑白无声片时代由于帧数做不到24帧,如今观众看这些老片觉得里面的人物动作很快一样,帧数远超24帧时,相对出现动作变慢的错觉。
3、120帧银幕亮度更胜一筹
120帧的屏幕亮度远超24帧普通版,也超过了IMAX和杜比等反应设备。
普通3D电影,观众戴上眼镜时画面要比摘下眼镜时暗很多,但120帧/4K/3D版本中,戴着眼镜和摘下眼镜感觉亮度没有差别
4、120帧缺少“电影感”
120帧被人诟病最多的当属“电影感”的缺失,这也是高帧率和高清晰度对人们惯常观影体验的一次冲击。
120帧为画面带来更流畅的运动镜头,4K带来更清晰的画面,但观众在面对大银幕时很难不产生一种在看高饱和度、高分辨率的高清电视的既视感,有些画面和商场4K电视宣传片几乎一样。这样营造出来的过于写实的画面和我们自己用DV拍摄的画面差不多,也失去了观众与电影习以为常的距离感,或者说电影给出的梦幻感。
120帧画面非常清晰,故事就像发生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