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特网讯咪蒙她以两篇分别名为《致贱人》和《致low逼》的吐槽文粉丝狂涨几十万,尝到甜头之后,咪蒙似乎摸透了最容易煽动读者的文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贱人low逼绿茶婊、傻叉蠢货死渣男成了咪蒙文字的标配,文笔泼辣,戾气极重,且篇篇100000+的阅读量,让咪蒙一跃而成了坐拥几百万粉丝、发一条软文就有50多万收入的微信大V。
咪蒙红了,可知识分子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指责咪蒙“三观不正”、“观点前后矛盾”、“煽动人性中的恶”、“媒体人的自甘堕落”……咪蒙出一篇爆文,必然会有更多反咪蒙的爆文,知识分子们因为咪蒙撕了一轮又一轮的逼,火药味十足,堪称媒体界的《甄嬛传》。
昨天咪蒙站在老板的角度写了篇文,说员工就要吃苦耐劳啊帮老板拿拿外卖怎么了不要玻璃心啊哭也没用啊毕竟职场不相信眼泪。此文瞬间刷爆朋友圈,老板们纷纷转发号召员工来学**。
今天立马就有另一个作者站在员工的角度写了篇文,说咪蒙这样的资本家们都自私啊只知道压榨员工又不给相应的利益回报。此文再次刷爆朋友圈,员工们纷纷转发痛斥老板都是傻逼啊,当然是分组可见,屏蔽老板。
到底谁是对的?其实谁都不对。
我始终相信所谓能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必然大多都是片面的,因为理性而全面的文章通常无聊且缺乏爆点,越是高精尖的越是小众,无法刷爆朋友圈,如果有,那一定是奇迹+运气。这个世界上绝对正确的一句话就是 “不一定”,但只有“一定”才是煽动情绪最佳的手段。
你说员工一定要吃苦耐劳才能戳中老板们的G点,你说老板一定是傻逼才会掀起员工们狂欢的**,你说XXX做了某一件事所以TA一定是傻逼渣男绿茶婊才可能会刷爆朋友圈。
你看那种阅读量很高的情感鸡汤文都是怎么写的。男朋友不为你花钱就是不爱你,那个女的大晚上和你男朋友聊天那就是绿茶婊,你没男朋友一定是因为你太抠门不舍得买贵的东西打扮自己……反正就是剔除所有的其他可能性绝对地站在某一个阵营去批判另一个阵营就对了,这种东西写出来,解气,转!不转不是中国人。
而你要是写:老板不一定是傻逼啊、员工不一定要为了工作忍气吞声啊、XXX虽然玻璃心但不一定是贱人啊……
读者只会回你一句:这不是废话吗?
所以啊,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证明别人是傻逼。
这是咪蒙在做的事情,
也是骂咪蒙的人在做的事情。
说到底,咪蒙和骂咪蒙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卖戾气,我卖情操,卖的东西虽然不同,但都会有一种人愿意买单。讨口饭吃,骗个阅读量,被KPI**,很难说谁就比谁高尚了。
真正拿得上台面的文字,一定是看了之后给人一种“舒适感”,你会从中得到共鸣和感动,而不是满满的戾气。
咪蒙最让那些骂她的人诟病的地方,归根结底不过是三个字:戾气重。不仅自己戾气重,还要把戾气传播给她的几百万粉丝。但骂咪蒙的文章我也看了很多,实在看不出来比咪蒙的文字清新在哪里,同样都是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去批判、去嘶吼,吃相都不好看,某个我瞎说的科学实验证明,情绪上头三天过后再看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觉得自己和自己口中的傻逼别无二致。
我常常回过头看自己写的东西,无数次都想冲到寺庙烧香拜佛洗清自己犯下的罪孽。
很多骂咪蒙写毒鸡汤的人,自己也在写鸡汤,只是没有咪蒙那么毒,自然也没有咪蒙那么火,和咪蒙一样写毒鸡汤的人多了去了,但被围攻的为什么是咪蒙?无非是因为她从中获利太惹眼,你要说骂咪蒙的人都完完全全不嫉妒咪蒙50万一条的广告费,我是不信的。
撕来撕去,留不下一篇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之前三表龙门阵写过一个标题,叫“我怀疑咪蒙病了”。 我倒觉得咪蒙没病,她可比谁都清楚读者想要什么、如何制造话题、怎样**主流,即便主流多么不堪。如果说如此高明(非褒义)的咪蒙叫“病了”,那估计99%的媒体人都可以叫“瘫痪”了。
真正病的是这个时代。焦虑、迷茫、恐慌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嫉妒、怨恨、排挤本来就是人性深处的劣根性,不是咪蒙写个几千字就能煽动得起来的,她只是“写出”了人们压抑在心中的所思所想,而非“制造”除了某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当刷爆朋友圈的全是和“贱人”、“low逼”、“绿茶婊”、“渣男”有关的文章时,悲哀的不是咪蒙,是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深度阅读能力的我们。爆料名人隐私博关注搞大新闻的狗仔很讨厌,但每天想要窥探名人隐私的键盘侠更讨厌。真正推动市场的不是摄像头,是民众的需求。“咪蒙体”的泛滥流行,行业对流量的跪舔也难辞其咎。谁粉丝多,谁就是榜样;谁流量大,谁就是标杆。我所见过的自媒体界的权威媒体,无一不是把咪蒙当做自媒体人的榜样来报道的。前段时间一个抄袭过很多作者(我就是受害者之一)的“自媒体人”,还被一家权威媒体专访,在头条报道其几个月内涨粉20万的事迹。只要你粉丝多,所以三观正不正、作者人品好不好、造成的社会影响坏不坏通通都无所谓,总会有人找你做广告,总会有媒体把你捧上神坛。骂咪蒙算什么,咪蒙倒下了,还会有米蒙、咪濛、迷濛、眯蒙……有病的根本不是她,是这个被焦虑和利益绑架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