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后世界的荒诞设定到人类情感的终极叩问
中国模特网讯 www.cmodel.com 2025年11月26日,由A24出品、大卫·费恩执导的爱情喜剧片《永生》(Eternity)即将在北美上映。这部由伊丽莎白·奥尔森(兼执行制片人)、迈尔斯·特勒与卡勒姆·特纳主演的影片,以奇幻设定包裹了一个关于爱、记忆与选择的深刻命题。当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成为永恒选择的起点时,影片通过一个三角关系的故事,逼迫观众直面情感中的复杂性、遗憾与救赎可能。
一、设定创新:死后世界的规则与隐喻
《永生》构建了一个充满荒诞色彩的死后世界。逝者会来到一道“永世之门”前,并被赋予一周时间,从多个“永恒世界”中选择其一作为永久的归宿。这些世界风格各异,从相对正常的“山之世界”“海滩世界”,到完全超现实的“冰淇淋世界”“吸烟世界”,一旦选择便无法更改。这一设定打破了传统爱情片的时空限制,将情感冲突置于一个无法回头的永恒框架下。规则本身的荒诞性(如选择后由守卫强制执行)强化了选择的沉重感,而“一周时限”则引入了紧迫感,使故事兼具哲学思辨与戏剧张力。
二、核心冲突:记忆与现实的碰撞
影片的情感核心围绕琼(奥尔森饰)的两难选择展开。她去世后来到永世之门,面对两个男人:与她共度大半生的丈夫拉里(特勒饰),和因战争阵亡、已在此等待她67年的初恋卢克(特纳饰)。这一设定放大了现实情感中的经典难题:
责任与初心的矛盾:拉里代表的是真实共享的生活记忆与婚姻承诺,而卢克象征的是未完成的遗憾与青春理想。
时间对情感的改写:卢克等待的67年间,琼已度过完整的人生,两人对彼此的记忆停留在截然不同的时空节点上。
选择的不可逆性:在永恒背景下,任何选择都意味着对其他可能性的永久放弃,强化了决定的残酷性。
三、导演风格:荒诞与深情的平衡术
大卫·费恩此次在《永生》中展现了他对复杂情感的细腻把控能力。影片的基调在荒诞幽默与深沉情感间巧妙切换:
视觉象征的运用:永世之门被设计为兼具车站与展会氛围的场所,新亡者会被还原为“一生中最快乐时的样貌”,外表与内心的反差成为角色痛苦的视觉化呈现。
叙事节奏的控制:影片通过闪回揭示琼与两位男性的过往,但避免简单美化任何一段关系,而是展现每段情感中的光明与阴影。
四、表演亮点:奥尔森的疯狂与细腻
伊丽莎白·奥尔森在片中再次证明了她的表演深度。IGN的评论指出,她通过“带点疯狂的表演和细腻的语调”成功塑造了琼的矛盾状态:声音总带着轻微的颤动,仿佛随时会情绪崩溃,却努力装出冷静,与“最幸福时刻”的理想化外貌形成鲜明对比。迈尔斯·特勒与卡勒姆·特纳则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男性气质:拉里的现实焦虑与卢克的理想化等待,他们的竞争不仅是为赢得琼,也是两种生活理念的碰撞。
五、A24的作者性印记
作为A24发行的作品,《永生》延续了该厂牌在类型融合与情感探索上的一贯追求。影片将高概念设定与细腻情感结合,与《瞬息全宇宙》《龙虾》等作品形成精神共鸣,但更聚焦于爱情本身的哲学维度。此外,奥尔森和特勒作为主演同时担任执行制片人,也体现了A24对创作者主导模式的坚持,确保了作品的艺术统一性。
结语:在永恒中反思爱的本质
《永生》的价值远超一部娱乐作品。当琼在永世之门前面临抉择时,她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爱是基于习惯的责任,还是未竟的梦想?永恒是意味着从一而终的承诺得以延续,还是为遗憾提供了一次弥补的机会?影片的终极启示或许在于:重要的不是与谁度过永恒,而是我们能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勇敢地面对每一个爱的当下。2025年11月26日,当观众跟随琼踏入那个荒诞的死后世界时,他们或将意识到,这部电影的真正悬念,不在于琼的选择结果,而在于它如何映照我们每个人在情感中的恐惧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