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斯通的光头形象在威尼斯电影节引发六分钟掌声,这部黑色喜剧能否成为年度最具讨论度的电影?
中国模特网讯 www.cmodel.com 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礼上,当艾玛·斯通以光头造型亮相银幕时,观众席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长达六分钟的掌声。这是欧格斯·兰斯莫斯执导的新片《拯救地球》中的一幕,也是这位希腊导演与艾玛·斯通的第四次合作。影片讲述两名深信阴谋论的年轻人绑架了一位有权有势的大型企业女首席执行官,因为他们坚信她是企图摧毁地球的外星人。这部融合科幻、恐怖和喜剧元素的电影,已入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将于10月31日在北美上映。
01 剧情与设定
《拯救地球》翻拍自2003年张俊焕执导的同名韩国电影。影片英文片名“Bugonia”源自古地中海的一种信仰:蜜蜂诞生于牛的尸体之中。这一隐喻为影片提供了主题基调——新生源于腐朽。故事围绕大型企业女CEO米歇尔·富勒(艾玛·斯通饰)展开,她被两名阴谋论者泰迪(杰西·普莱蒙饰)和唐(艾丹·德尔比思饰)绑架。绑架者深信米歇尔是意图毁灭地球的外星人,必须被阻止。影片通过这一极端设定,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的阴谋论、环境焦虑与权力关系。影片在威尼斯亮相后,烂番茄新鲜度开分100%,MTC评分79分,ICS场刊综合评分3.14分(满分4分),成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分最高的参赛影片之一。外媒评价其为“一场疯狂而迷人的表演”,有望成为今年颁奖季的有力竞争者。
02 艺术牺牲与表演突破
艾玛·斯通在片中再次为艺术做出大胆牺牲——真实剃光头发,而非依赖特效。在公开的正片片段中,可以看到她的角色在车内被用电推子剃光头的场景,头发洒落在真皮座椅上,没有使用任何CGI技术。斯通本人对剃发经历持积极态度,她表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棒的感觉了。” 有趣的是,作为“交换”,在戏外,斯通还亲自剃掉了导演兰斯莫斯的头发。这是斯通与兰斯莫斯的第四次合作,此前他们已共同创作了《宠儿》、《可怜的东西》和《善良的种类》。这一持续的合作关系使斯通成为兰斯莫斯真正的“缪斯”。斯通多次表达对与兰斯莫斯合作的欣赏:“我尽可能地抛弃了一切羞耻感,抛弃了自我评判和对外界的评判,只是保持完全开放。”
03 导演风格与主题探索
欧格斯·兰斯莫斯以其怪诞、黑暗且充满批判性的风格著称。从《狗牙》到《可怜的东西》,他的作品始终探索人性的边界与社会规则的荒谬。《拯救地球》延续了这一传统,将环保主题与阴谋论的荒诞结合,创造出一种既令人不安又发人深省的观影体验。影片中的蜜蜂意象既是生态警钟,也是主角泰迪的精神图腾。兰斯莫斯的电影常常模糊现实与超现实的界限。在《拯救地球》中,他通过黑色幽默的手法,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一系列严肃问题:我们如何区分真相与偏执?面对生态危机,个人行动有何意义?影片结尾的处理尤其引发讨论,被一些评论人描述为“鞍马失手”。兰斯莫斯试图用狂欢式的蒙太奇收束环保主题,却被部分人批评“用闹剧消解了深度”。
04 社会隐喻与当代共鸣
《拯救地球》超越了一般类型片的范畴,成为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尖锐评论。影片通过阴谋论者的视角,探讨了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望与恐惧。当角色泰迪举着“外星证据”嘶吼时,这不正是现实中阴谋论者的荒诞写照? 影片巧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嘲笑疯子的杞人忧天,可地球真的在变好吗?生态焦虑与科技异化是影片的另一重主题。蜜蜂的意象不仅代表自然界的脆弱平衡,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当最后一只蜜蜂停在米歇尔掌心时,荒诞剧情突然照进现实:生态崩溃的威胁可能比外星入侵更加迫在眉睫。
05 电影界的独特合作
兰斯莫斯与斯通的合作已成为当代电影界最具创造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从《宠儿》到《拯救地球》,他们的合作频率与质量都令人瞩目。这种合作不仅产生了艺术上成功的作品,也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商业大片主导的时代,作者电影仍能找到自己的观众与表达空间。2023年,《可怜的东西》全球票房达1.17亿美元,成为兰斯莫斯最卖座的影片,证明这种怪诞风格同样具有商业潜力。《拯救地球》能否复制这一成功,将是观察当代观众口味的重要指标。
当观众在10月24日(北美限定上映)或10月31日(全面公映)走进影院,将体验到一场疯狂而引人深思的旅程。从斯通的突破性表演到兰斯莫斯独特的导演视角,《拯救地球》可能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电影,但它绝对是这个秋天最值得讨论的作品之一。正如威尼斯电影节上观众的反应所证明的,这部电影挑战惯例、突破界限,在笑声与不安之间开辟了一片独特的叙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