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莫·德尔·托罗耗费三十年心血打造的视觉盛宴,重新定义玛丽·雪莱笔下的创造与救赎故事。
中国模特网讯 www.cmodel.com “这不是恐怖片,而是父子关系的寓言。”吉尔莫·德尔·托罗在2025年戛纳电影节上如此定义他执导的新版《弗兰肯斯坦》。这位以奇幻题材见长的墨西哥导演,终于实现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梦想——将玛丽·雪莱的经典科幻小说搬上银幕。影片由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维克多·弗兰肯斯坦,雅各布·艾洛蒂出演怪物,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米娅·高斯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该片已于10月17日在北美限定上映,并将于11月7日登陆Netflix平台。
01 威尼斯电影节的热烈反响
《弗兰肯斯坦》在第八十二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时,获得了现场观众长达13分钟的起立鼓掌,刷新了本届电影节的鼓掌纪录。这一场景令人联想到2017年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在威尼斯的辉煌时刻——该片最终斩获了金狮奖及奥斯卡最佳影片。电影节首映后,影片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达到了80%(基于89位影评人的打分),被看作是即将到来的各大颁奖季的有力竞争者。不过,影片口碑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部分观众认为导演过于注重视觉呈现而忽略了故事深度。这种分化恰恰体现了德尔·托罗作品的独特魅力——他不仅满足于讲述一个恐怖故事,而是力图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议题。
02 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情结
德尔·托罗在接受《Variety》采访时透露,他对《弗兰肯斯坦》的构思可追溯到三十年前。他回忆道:“这部电影的构想在我拥有一台相机之前就已萌生。从《魔鬼银爪》《刀锋战士2》到《地狱男爵》,都蕴含着《弗兰肯斯坦》的基因。”导演表示,童年时观看1931年詹姆斯·惠尔版《弗兰肯斯坦》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时候看詹姆斯·惠尔拍的《弗兰肯斯坦》时,我将全部灵魂都倾注于那个怪物身上。我心想:‘那就是我。’”德尔·托罗强调,他并不将《弗兰肯斯坦》视为单纯的恐怖片,而是将其比作《木偶奇遇记》,讲述一个“被父亲创造后、旋即又被抛入陌生世界”的孩子的故事。这种对父子关系的关注,成为他版本的核心主题。
03 颠覆传统的视觉美学
《弗兰肯斯坦》延续了德尔·托罗一贯的哥特式美学风格。影片中的实验室设计充满维多利亚时代特征,齿轮、电流装置和玻璃容器里的器官等细节构造出神秘而压迫的氛围。德尔·托罗在造型设计上力求创新。他抛弃了传统的缝合线形象,将怪物设计成“拼图般的存在”。导演解释:“我希望它呈现出新生般的美丽,因为弗兰肯斯坦登场时常被刻画成事故受害者。但维克多既是外科医生也是艺术家,所以这些伤痕必须具有美学意义。”影片耗资1.2亿美元,拍摄周期长达120天。德尔·托罗坚持使用大型实景拍摄而非依赖电脑特效,他明确表示:“我需要真实的布景,拒绝数字技术,拒绝人工智能。我拒绝模拟技术,只钟情于传统工艺。”
04 演员选择的深层考量
在选择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时,德尔·托罗意在打破“疯狂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他表示:“我希望这部电影不显得陈旧过时,而是充满现代感、活力与当代议题。我不想要一个疯狂科学家的形象。我想塑造一位摇滚巨星般的天才,而奥斯卡身上恰恰具备我心中维克多应有的傲慢气质与暗黑迷人的魅力。”对于怪物一角,导演最初考虑由安德鲁·加菲尔德出演,最终选定了雅各布·艾洛蒂。德尔·托罗解释:“我在《萨特本》中非常欣赏雅各布的纯真与坦率。这个角色既能展现高贵气质,也能流露残酷本性。雅各布的眼神里充满人性光辉——正是这双眼睛让我决定启用他。”服装设计也体现了角色的独特个性。维克多的服装参考了60至70年代的伦敦摇滚明星风格,宽檐帽、喇叭裤和带跟的鞋子,旨在塑造一个“拜伦式的摇滚巨星”形象。
05 流媒体与影院的双轨发行
《弗兰肯斯坦》采用独特的发行策略:先在影院进行三周限定放映,随后上线流媒体平台。这一安排既满足了颁奖季的参赛要求(奥斯卡规定影片需在洛杉矶进行至少一周的商业放映),也兼顾了Netflix的流媒体特性。对于这种双轨发行模式,德尔·托罗表现出务实态度。他坦言:“影院观影体验至关重要。我坚信其价值。但若面临抉择——是能拍出电影并实现部分院线发行、部分流媒体发行,还是根本拍不成电影——答案显而易见。对电影人而言,讲出故事才是根本诉求。”尽管Netflix未公布具体的影院上映规模,但德尔·托罗确认这将是他作品中“院线发行规模最大”的一部。
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不仅是又一部小说改编作品,更是导演个人艺术理念的集中表达。影片在威尼斯获得的13分钟掌声,印证了观众对这部视觉盛宴的认可。当影片于11月7日上线Netflix时,全球观众将有机会评判这部耗费导演三十年心血的作品是否值得如此漫长的等待。